网络神算输入网友微博名称 能即时挖出八卦猛料
www.fjnet.cn 2013-04-11 18:14 来源:中新网 我来说两句
声音 挖掘公开碎片信息 不存在侵犯隐私权 网络公开信息的二次处理和使用是否侵犯隐私权?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民安,他认为这收集、整理并使用网络上碎片化的公开信息,并不存在侵犯隐私权的情况。 他表示,如果一个人自愿把自己的信息在微博上公开,那么这条信息已经自动进入公共领域,不算隐私。既然已经公开,其他人便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微博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至少对某些人开放。既然你愿意将很隐秘的信息公开,那就表明你愿意承担风险,不能对公开的信息抱有隐私期待。新浪如何使用这些信息,都是没有问题的。”张民安说。 张民安说,用户若能在授权前特别约定“只授权给新浪使用”,授权时尽量对信息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期限有一个清晰的约定,那么,如果新浪使用信息过程中违反此约定,就可能构成侵权。否则,在一开始授权时没有特别说明,新浪便默认你允许他使用信息。 “在信息社会,单个的个体信息价值很小,但如果经过加工、整合,形成一个数据库,就有极高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商家。”张民安说,“个人信息被侵权也可能只是上百万条信息中的一个,很难证明自己在精神和财产上有损害,起诉的成本很高,胜诉的希望很小。目前很难通过侵权法、民法来界定此类侵权,必须动用刑法、行政法来重新界定,才能有效约束非法加工、非法出卖信息的人。” 同时,张民安认为,很多商家大批量收集网络上支离破碎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并非针对个人,因此网友大可不必恐慌。“信息社会其实就是个体和商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个体通过各种途径拼命向社会公开信息,商人和机构通过各种途径拼命收集你的信息,然后加工整理信息,形成信息资产。” 梁爽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4-08]德国第一家庭隐私频遭欧洲媒体“报复性曝光”
- [ 04-01]拿什么保护你,我的网络隐私
- [ 03-29]支付宝信息泄露为一场虚惊 网友自身需提高隐私意识
- [ 03-24]Cookie引发隐私保护关注 浏览器推出"一键清理"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