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野生动物走私“马甲化” 打击如何跟上新形势?

www.fjnet.cn 2013-04-10 18:25  向志强 夏军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野生动物流通中套上“网络”和“科技”马甲

广西崇左市公安边防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王智星说,许多野生动物走私在运输环节也被套上“现代化马甲”,他们利用现代物流工具和互联网渠道,开展野生动物运销,成为野生动物走私打击困难的重要原因。

南宁市森林公安局方面称,当前物流行业管理不规范,给野生动物的运输销售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野生动物及制品经包装后直接通过物流公司运输;另一些则用泡沫箱包装好,到客运站通过班车或货车运输,到站后再派专人取货。

“这种‘人货分离’的方式,使得即便走私的野生动物被查获,幕后的犯罪嫌疑人也很难被抓,一些不法分子因此有恃无恐。”王智星说。

在广西东兴市,记者佯装有“特殊货物”需运送至广州和上海等地,但禁止物流公司检查和拆封,多家物流公司都表示同意,他们声称“价格要比其他货物高很多,且这些‘特殊货物’的量不能太大。”

一名边防人员称,目前查获的大批案件显示,许多不法分子的走私车辆夹杂在物流车辆里,如果无线人举报,则很难将这些走私车辆全部查获,这是目前打击野生动物走私遇到的重要难题。

此外,互联网也正成为野生动物销售的重要渠道。南宁市森林公安部门曾跟踪几家贩卖象牙的网店,但无论采取何种办法,对方均拒绝出面。据介绍,即使抓到店主,也很难找到仓库所在地,而根据相关规定,只有案值达到5万元才给予立案,而一次交易的成交额也大多在两千元左右,只能采取行政处罚。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