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沈联涛:影子银行的根本问题是产权的问题

2013-03-23 19: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分享到: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主题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经济网全程直播报道。图为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沈联涛。中国经济网蒋诗舟/摄影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3日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于2013年3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60余位跨国公司全球CEO及20余位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和国际知名学者应邀出席。在主题为“影子银行的功与过”的发言中,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沈联涛表示,影子银行的根本问题是产权的问题,产权不清的话如果出了问题就有可能由国家来买单,就像这次的金融危机一样,欧洲很多国家到最后变成了国债危机。沈联涛认为,现在中国缺乏的是清晰的产权保护,产权法制。做好了这一点,对理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对发展金融市场将有很大好处。

以下为文字实录:

沈联涛:谢谢!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参加这么重要的论坛,今天的题目都是很有权威的专家在评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劳伦斯·芬克先生刚才说的是国际观念,对中国的启示是什么。我的好朋友巴曙松博士,其实他已经给了非常权威、全面的报告,我只是帮他补充一下我个人对在中国的影子银行,对政策的启示究竟是什么?首先我很同意影子银行这个词它的内涵在国外跟国内是不同的,这是第一点。再说清楚,国际上影子银行,共同基金,这些投行,银行表外的资产。在中国影子银行这个词实际上也有点类似,中国银行表外负债或者资产究竟是什么,这是第一点。总数基本是17万亿人民币,是不是这么大呢?还有一点争论。第二块就是民营企业透过不同的委托基金做的资产。

沈联涛:但是真正的问题,关键在哪里?国外的影子银行跟国内的影子银行它的根源是一样的,就是产权清不清,产权清不清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最后你把钱放在银行里面,银行代表你拿去委托还是放在表外,出了问题是个人的、银行的还是政府的?这次国际危机很明显,最后处理银行危机国家买单,所以有15.4万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负债转到国债,变成了欧洲的国债危机,发达国家出现国债过余的情况。

沈联涛:中国也有这个问题,它是一个新兴国家,发展的快,它的利率跟全球一样偏低,老百姓就希望投资,回报率要高,但是回报率一高,如果透过银行体制做这个事,问题是如果有亏损谁买单,这就是银行业跟资本市场法律产权分配的问题。大家知道你放钱在银行里面应该是有保障的,但是回报率是低的,你放钱在资本市场里面,回报率应该是高的,但是风险也是高的。影子银行恰恰就在这个中间,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如果完全是政府买单,如果是银行买单,这不是问题,如果你要高回报率,买者自负,卖者有责,问题就是谁买单,所以这个问题关键实际上就是法律产权保护的问题。国际上有国际上的做法,我就不多说了。

沈联涛:但是在中国,我认为影子银行又是有风险,但也是大机遇。先说风险是什么?风险就是产权不清晰,影子银行有三个方面的投资,它的出现是因为有实体经济真正的需求,第一房地产是需要融资的,不管有没有意见,房地产是需要融资的。第二,平台公司,当地政府需要发展基础设施,也需要融资。第三,民营企业也需要融资。这完全是实际的情况,有需求,供应是透过银行,就是怎么处理它的问题。

沈联涛:所以我自己认为中国下一步的改革是不是走向市场,是不是走向民营企业,是不是走向长期投资,是不是走向资本市场,好象劳伦斯·芬克说的,大方向是完全对的,缺乏的是什么?清晰的产权保护,产权法制的问题,这就是机遇了,我认为这几年改革需求的是什么?就是中国有一个很好的,用国际水平列清产权责任和负债在谁的手里,是在投资者手里吗?在银行手里吗?在存款手里吗?在政府手里吗?还是最后在借贷人的手里?把这个法制,我认为如果法院需要一段时间去建立起来,中国用仲裁委员会来裁判负债是谁的,风险是谁的?是非常关键的改革,如果把这个做好,中国就把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列清了,因为这个不列清,金融市场很难发展。我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