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房令”面临三年大考 “无牌照”央企暗度陈仓
2013-03-21 15:19 张敏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效果有限 政策或应重估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虽然“退房”过程仍在持续,但“国”字头企业在房地产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信息,2012年北京共成交37幅住宅地块,其中国企(包括央企)拿走了24块,占比高达66%。2013年前两月,北京成交的经营性用地也绝大部分被国企收入囊中。 土地市场的高门槛正逐渐将民企挤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民企都被挤到了二三线城市,因为央企还看不上那里。多数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这些新交易土地的陆续开发,1-2年后一线城市的新房供应将被国企垄断。 事实上,从去年年初开始,国资企业已经在一线城市土地市场表现出强劲势头。其中,从2012年4月南昌市政夺得“北京香河园地王”开始,到今年1月中国海运旗下子公司联合竞得“黄浦江沿岸E20地块”,近一年来,一线城市几乎所有的高价地都被“国字头”企业制造,只有“万柳地王”等少数高价地幸免。 这种情形与“退房令”出台的背景似曾相识。2010年3月16日,在当年两会结束次日,央企在北京制造了三个“地王”,成为“退房令”出台的重要诱因。三年后,土地市场似乎有重现当年情景的迹象。业内人士认为,从市场表现来看,“退房令”的效果已经让人难以察觉。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央企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政企关系、较低的融资成本与经营压力,在一级开发、规划及基建环节的提前参与,占据了土地市场的主导地位,经过楼市调控的洗牌,这些优势更加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字头企业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民企选择以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运作。房地产业“龙头老大”万科在北京开发的大部分项目均有着国企甚至央企的参与。 此外,由于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央企并不属于国资委管辖,因此在“退房令”出台后,这些企业仍然进入房地产领域。其中,中国人寿就通过控股远洋地产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而在北京CBD地块的招标中,多家险资企业也涉足其中。 业内人士认为,一段时间来,央企在房地产领域的强势表现,正在使市场出现非理性的因素。在城镇化进程中,央企对进入楼市的冲动恐有增无减。为此,在“退房令”出台三年后,急需重新评估其效果。为遏制央企回潮的苗头,该项政策在设计和执行环节已有调整的必要。 数据来源:国资委 制表:张敏 |
相关阅读:
- [ 03-19]央地携手 共谋多赢——优质央企推动福建产业发展
- [ 03-13]中石化回应福利高上缴少:员工工资年均六七万
- [ 03-13]中石化回应福利高上缴少:员工工资年均六七万
- [ 03-13]傅成玉回应央企红利上缴少:中石化去年每天交税8.8亿
- [ 03-11]邵宁:都说央企一把手平均年收入数十万 其实没这么高
- [ 03-10]陆启洲:发展清洁能源 为降低pm2.5尽央企责任
- [ 03-09]李绍德:海运集团将尽快与福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 03-08]中石化董事长:央企不阻挠收入分配改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