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房令”面临三年大考 “无牌照”央企暗度陈仓
2013-03-21 15:19 张敏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一位业内人士将这种“涉房”路径称为“暗度陈仓”,曾为多家央企做企业战略的他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不少央企都以类似的方式涉足房地产领域,这类央企通常并不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随着主管部门越来越少地提及“退房令”,央企“涉房”已有明显的回潮迹象。 该人士还表示,央企涉足房地产业的主要业态选择在于商业地产,而非较为敏感的住宅开发。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在国资委制定的央企“退房令”中,并未将自用的商业办公项目纳入退出范围。若企业购置房地产项目用于办公,而非出租或出售,就符合相关规定。 而实际上,多数央企在获得商业办公项目后,仍有相当比例用于出租或出售。业内人士表示,国资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多集中在审批阶段,很少涉及项目运营的环节。且不少央企在开发运营房地产项目时,通常以三、四级子公司为运营主体,这也增加了监管难度。 今年1月30日,中海工业有限公司、中海工业滨江置业(上海浦东)有限公司、中海工业滨江建设发展(上海浦东)有限公司以14.73亿元联合竞得黄浦江沿岸E20地块,该地块为商用地块,楼面价达3.48万元/平方米。而中海工业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正是曾被勒令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央企——中国海运(集团)公司。 自2010年3月国资委发布央企“退房令”至今,已有三年时间。期间,虽有不少央企陆续剥离房地产业务,但逆市“涉房”的案例仍有不少。去年以来,这种回潮势头日趋明显。眼下一些被勒令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央企正欲在房地产市场上悄然发力。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涉足房地产领域的央企,多以开发商业地产为主。有的央企甚至“暗度陈仓”,以工业园区、商贸物流的性质拿地立项。在楼市调控背景下,央企的市场话语权正在提升,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高价地的制造者。城镇化进程中,央企进入楼市的冲动恐怕会有增无减。因此,三年前发布的“退房令”在执行环节应进一步强化,以遏制市场出现的回潮苗头。 |
相关阅读:
- [ 03-19]央地携手 共谋多赢——优质央企推动福建产业发展
- [ 03-13]中石化回应福利高上缴少:员工工资年均六七万
- [ 03-13]中石化回应福利高上缴少:员工工资年均六七万
- [ 03-13]傅成玉回应央企红利上缴少:中石化去年每天交税8.8亿
- [ 03-11]邵宁:都说央企一把手平均年收入数十万 其实没这么高
- [ 03-10]陆启洲:发展清洁能源 为降低pm2.5尽央企责任
- [ 03-09]李绍德:海运集团将尽快与福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 03-08]中石化董事长:央企不阻挠收入分配改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