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文化 > 正文

陶瓷鉴定有仪器就一定科学?专家:仅有辅助作用

2013-03-18 16:58: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黄晓夏   我来说两句

科技鉴定咋这么难

在文物艺术品鉴定领域,科技鉴定一直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近些年,文物艺术品鉴定界不乏科技“宠儿”,像热释光测试、元素定性定量测定等都曾红极一时,但不久后它们又相继被造假者破解。那么,作为后来者的自然老化显微痕迹鉴定技术是否有强大的“防御系统”,能不被“黑客”攻破呢?

在许多瓷器收藏者看来,不管科技鉴定的科技含量有多高,都无法替代传统的“眼学”鉴定。一位北京的瓷器收藏家王先生认为:“依据传统‘眼学’建立起的资料库虽然没有将其数字化,但这些世代传承下来的经验和知识更可靠、更全面,它是建立在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各个历史年代特征比对等诸多因素上的学问。而且传统鉴定不仅会从痕迹上去辨识,还会综合考察其纹饰、胎底、器型、釉色等多个方面,避免了科技鉴定的单一性。”

另外,收藏的乐趣不仅仅在于最终能否将文物艺术品收入囊中,更大的魅力则在于考证、辨析的过程,其间有知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还有许多藏友间的辩论和友谊,藏界不乏这类佳话。“如果科技鉴定取代传统‘眼学’,那么文物艺术品市场将可能变成明码标价的商场,到时还会有那么多学者专家去研究它吗?当学术的发展停滞了,收藏的意义也就终止了。”北京书画收藏爱好者张先生直言。

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单纯靠科技鉴定并不能解决文物鉴定中的所有问题。目前,各种无损检测方式都需要先进设备的支撑,不具有便携性,而且这些方法都依赖庞大的数据库,而数据库中没有涵盖的部分,在检测上就是空白地带,这就是漏洞,会授人以柄。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文物艺术品的鉴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便用同样的仪器,但操作者不一样,鉴定出来的结果也极可能不一样。“所以,科技鉴定还处在一个完善的过程,更适合扮演一个辅助的角色。”瓷器藏家王先生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