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碧霞代表:发展传统曲艺须加强地方方言保护
2013-03-16 09:33 赵仁伟、杨维汉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林雯晶 |
分享到:
|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赵仁伟、杨维汉)“地方方言是文化的源泉和标志性的载体,没有地方方言就没有地方的戏曲、曲艺、民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吴碧霞在两会期间呼吁,发展传统曲艺,必须加强对地方方言语系的重视和保护。 吴碧霞说,你不会说一个地方的方言,也就不会有兴趣欣赏那里的地方戏。但目前,方言的弱化趋势明显,尤其在新一代的年轻学生学习当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我遇到过一个高二的河南学生,他想考专业音乐学院。我说你唱一段河南豫剧吧,他说不会;我说你听过河南豫剧吗?他说没听过,他奶奶听过。我说你会说河南话吗?他说不会,因为家里和学校都说普通话。”吴碧霞说,“当时我就想,这个孩子的竞争优势在哪儿?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吴碧霞说,自己是湖南常德人,从小听着常德丝弦、看着湖南花鼓戏长大,童年时代乡土文化的滋养,对自己后来的专业音乐道路有巨大影响。“在我学习演唱西洋歌曲的时候,我会很努力学习意大利语和法语的发音。唱中国民歌时,不管唱哪里的民歌,就去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因为只有学好了他们的语言才能唱出他们的味道。” “现在的80后、90后的孩子有很多连地方方言都不会,他们的语言断代也就意味着文化品种的断代和消亡,没有了地方方言的语言交流平台,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种就会消亡。”吴碧霞无不担忧地说。 吴碧霞建议,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口传心授的优秀民间艺术,与全国300多大大小小的地方剧种进行系统有机的整合,并与幼儿园、小学、中学音乐教育课程挂钩。大力开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教育,让成长于不同乡土文化土壤的孩子们能够学习了解属于自己方言特色的音乐文化品种。“从小让他们泡在地方文化艺术里慢慢地熏陶,让他们有很多的体验,优秀的文艺人才自然也会从中脱颖而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