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坝塘都已干涸,没有多少水能够用来灌溉田地,连放牲畜都要去到3、4公里以外的地方才有草吃。
——团结乡六岔路43岁村民李福喜
往年雨水落地后,许多农户都会来购买苗木种植在房前屋后或者荒山上,今年吃水都困难,谁还会种树。
——团结乡一家苗圃负责人刘先生
“麦子没出芽就旱死了”。没有雨的日子一切都没有了生气,西山区团结乡43岁的村民李福喜忧虑地看着田地里枯黄的麦苗。由于附近的坝塘都已经干涸,已经没有多少水能够用来灌溉田地,连放牲畜都要去到3、4公里以外的地方才有草吃。在碧鸡街道办事处长坡社区的长坡水库水位线已经下降到与地面齐平,现在每天水位下降大概10厘米左右。村民们都很担忧,如果到了4月份还不下雨,人畜饮水都将面临很大困境。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西山区农业受灾总面积8585亩,其中粮食作物2060亩,经济作物6525亩,直接经济损失278万余元。
春天要完了,全村人还没种地
在团结乡六岔路村民小组,43岁的李福喜一个人闷闷地坐在院子里抽烟。“从去年10月份以后,我们这就再也没下过一场大雨,看样子,今年的小麦是肯定要绝收了。”李福喜说,自己家有2.8亩田地,还养了两头牛、4头猪。由于附近的坝塘都已干涸,已经没有多少水能够用来灌溉田地,连放牲畜都要去到3、4公里以外的地方才有草吃。
他家院子的一侧,放着一大、一小两个盆和一个小铁桶。铁桶里有两三公斤水,浑浊不清;两个盆里有少半盆浑浊的水,水面上还有少量洗涤液的泡沫。李福喜说,这些都是洗过衣服后的水。因为缺水,这些水舍不得倒掉,澄清后收集起来,留给牲口用,或者用来浇菜。大约三个月前就开始缺水。村里人四处找水,村里的库塘原本蓄水不多,早已干涸,近处找不到水源,只有几个还出一点点水的“龙潭”。每隔一段时间当地政府会用专用车送来水存放在村子中的一个公共水窖里,再由村民挑水回家。
由于连续多年的干旱,在这个季节全村人都不种地,村庄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已经外出务工。“等雨季才种点玉米,连土豆、小麦都种不了。”想到不知还要旱多久,李福喜也在考虑着是否像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我和老伴年纪都这么大了,也不知道出去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李福喜担心地说。
坝塘加固了,老天硬是不下雨
团结乡一个坝塘已完全枯竭,坝塘底部只剩下一些泥土,稀稀拉拉地长出了一些小草。“从去年11月份开始,这个坝塘就再也没蓄过水。”团结乡水利站站长张绍荣介绍,该坝塘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去年大旱来袭时,当地进行了加固重修。“天不下雨,这些水利设施也难以发挥作用。”张绍荣表示,团结乡共有72个坝塘,目前绝大部分水量已下降一半,有7个大坝塘完全干涸,“目前仅能首先保证人畜饮水,如果到了4月份还不下雨,人畜饮水都将面临很大困境”
“往年雨水落地后,许多农户都会来购买苗木种植在房前屋后或者荒山上,今年不下雨,吃水都困难,谁还会种树。” 团结乡一家苗圃的负责人刘先生介绍,他来团结乡投资种植苗木已有近一年的时间,在今年干旱来临之前,销量一直不错。但干旱来临之后,苗圃的经营却每况愈下。“树苗每天都要浇两次水,今年的干旱对苗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年初栽种的香樟、山楂、清香木等苗木现在都干死了许多。到目前为止,整个苗圃因旱致死的苗木价值在4万元左右。” 刘先生介绍,因为干旱,苗圃的经营成本也增加了不少。
刘先生说,与往年的花卉苗木销售相比,今年至少下降三分之二。对于部分苗圃户来说,因为销售困难,已无力支付租地费、工人工资、电费等,倒闭已成定局。
如何抗旱?官员:拉水、送水、提水、调水、节约水……
西山区水利局防洪办公室副主任朵虎介绍,连续四年的旱情,西山区在抗旱保供水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说,今年的旱情较往年有所增加和扩大,在干旱面前西山区相关部门针对今年的旱情采取了三大类的措施:第一类是工程类的措施,主要是新修人饮工程,还有五小水利工程,来解决抗旱问题;第二类是措施类措施,主要是通过拉水、送水、提水、调水,来解决出现人饮困难的人民群众的饮水问题;第三类是政策类的措施,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方面的工作。
抗旱措施
禁用水库水浇灌田地树苗
入春以来,天气持续高温,旱情变得严重起来,碧鸡街道办事处长坡社区的水库蓄水量仅为20万方,部分村庄人畜饮用水源已枯竭,全靠汽车运送。地区群众,牲畜饮水面临困难,寻找水源应对旱情已迫在眉睫。
长坡社区辖区面积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余亩,辖区6个居民小组2800余人的饮用水全靠长坡水库和山里的部分山泉,但是天干地旱,山林里的山泉溪流基本干涸,原来正常蓄水量60万方的长坡水库现存水仅为10万方可以饮用,平常靠上流的明朗水库时有时无地流点下来。现在社区已经张贴《抗旱期间应急供水管理办法通告》,正在实施限量、分片区供水,只保障群众饮水,禁止用水库水浇灌田地、树苗等,抗旱形势比较严峻。
到与安宁交界处寻清水源
长坡社区主任王勇介绍,由于近几年的连续干旱,造成长坡水库水位急剧下降,水位线已经下降到与地面齐平,现在每天水位下降大概10厘米左右。到目前为止,长坡水库总蓄水量在20万方左右,可利用的水源只有10万方左右。为了保障整个辖区内人畜饮水问题,社区采取及时疏通上游的输水渠道,保证来水正常供应到水库里面;另外将在明朗水库下游把这个剩余的水量及时地通过加压输送到长坡水库作为补充水源等手段,全力以赴地通过各种手段确保整个片区的人饮用水。
为缓解旱情,长坡社区干部协调区水利部门人员来到长坡与安宁交界处的石照壁等处寻找清水源,商议建造机电抽水站,疏通上游水源,把清水引入水库,增加当地群众饮水资源等事宜,在清水源附近长坡社区工作人员还拿瓶装样水,准备请相关部门化验是否能饮用。
数据
全省因旱受灾农作物已超过一千万亩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云南省农业厅获悉,截至3月14日,全省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1071.2万亩,绝收120.3万亩,农业损失严重。目前,各级农业部门正采取措施抗旱保春耕。
云南省农业厅的农情调度显示,全省曲靖、楚雄、大理、玉溪、昆明、保山等6个州市受灾较重。其中,玉溪市易门县小春粮食作物主要以山地小麦为主,小麦受灾4.2万亩、绝收2.3万亩。
针对云南近年来冬春干旱频发的特点,云南农业部门去年就谋划小春生产、主动应对冬春干旱,提早冬油菜、冬蚕豆、冬小麦、冬马铃薯等小春作物播种节令,大力开展农作物免耕栽培和覆膜保墒栽培技术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同时,云南各级农业部门积极组织抗旱保春耕行动,目前已有13万人次投入抗旱保生产,投入资金9700多万元,投入抗旱农机具22万台套,完成浇灌面积450万亩、施用抗旱剂48万亩,各级农业部门抗旱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
西山区
农业受灾面积达8585亩
“从2009年至2012年西山区连续四年降水偏少,土壤缺墒严重,库塘蓄水不足,导致山区、半山区旱情严峻并且呈继续发展趋势,部分地区的旱情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困难。”
西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平均降雨量为613.4毫米,今年1月份至今,只有三家村水库的降雨量为9.8毫米,其余地区基本无降雨量。“从目前来看,三家村水库应该是全区蓄水量比较好的一个水库,正常蓄水量应该是270万方,现在仅有60万方,可以说现在全区大中小型坝塘的蓄水量形势十分严峻。”
西山区水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据统计,全区农业受灾总面积8585亩,其中粮食作物2060亩,经济作物6525亩,直接经济损失278万余元。面对旱情,西山区继续加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今年计划实施项目21件,总投资1158.3万元,目前已开工19件,完工13件,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灌溉面积500亩,解决4000人、20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昨日水情
链接
师大附小学生开展活动分享节水妙招
本报讯 记者 袁海毅 段玉良 14日下午,共青团云南省委在师大附小文林校区开展了“心系山区,携手抗旱”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观看干旱照片、自制干旱剪贴报、宣读倡议书等形式,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分享节水妙招活动,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用水的现象。
“我在洗澡的时候,把洗澡水留在桶里,可以用来冲厕所。”在昨日的活动中,师大附小的孩子们在看了干旱的图片之后,纷纷将自己的节水小妙招与同学进行了分享。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孩子还将云南干旱的照片以及文字制成剪贴报。孩子打算将自制的剪贴报张贴在教室、社区内,提醒身边的所有人节水抗旱。此外,该校还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捐出用自己辛勤劳动挣来的1元钱,为旱情严重的贫困山区学生修建‘爱心水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