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民生热点拷问社会公平 决策层直面关切欲破特权

2013-03-15 07:17  夏涵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分享到:

中新网3月15日电(夏涵)近年来,从城乡差距到社会保障,从“择校热”到“房姐”现象,很多民生热点事件都在拷问着社会公平的缺失。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强调经济、教育、分配、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公平。分析指出,决策层直面民众关切,人们有理由对打破“潜规则”、勾画公平正义新蓝图寄予更高期盼。

共享发展红利 盼权利公平

“我希望未来的中国流动人口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幸福!我指的稳定是能够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不再出现大规模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我指的幸福就是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使流动人口不再有漂泊之憾,能够融入城市,共享发展成果。”全国人大代表、首都保安朱良玉如是说。

而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能够安居乐业,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城镇化进程中新一代农民工群体的“中国梦”,更是所有中国人对于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正义”的期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建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此外,养老金双轨制、收入分配改革也正在逐步推进,要真正“惠及民生”,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至少,不论户籍、岗位、收入,都能享有同等的公民权责、真正共享社会发展的红利,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一步。

有能力也要有机会 盼机会公平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指出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北京人大学”,复旦大学已经成为“上海人大学”,呼吁按考生比例分配大学招生名额,给每个考生平等的录取机会。而与此同时,中小学的“择校热”也年年难禁,为了孩子能够进入当地的知名学校,学区房、奥数择优等都成为“草根”家庭的博弈工具。长此以往,名校出现“独大”现象,而教学资源差距则越拉越大,反而催生了新的不公平。

完成教育,在面临就业时或许还有不公平现象。有报道称,一名22岁的应届大学生江涛刚刚经历了找工作的激烈竞争,但最后只寻得一份文员的工作,辛苦且收入不高。而他的同学则因父母有“门路”,进入了工资颇高的大型国企,江涛可谓是典型的“拼爹”竞争的“失败者”。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对于异地高考和“择校热”的争议和讨论,究其根本,不过是民众对于平等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需求,而职业道路上的“拼爹”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也不言而喻。如何让“有能力者也有机会”,且“有付出便有所得”,才是社会公平体系是否经得起考验的重要指标。

破特权直面“潜规则” 盼规则公平

与民生相关的公平问题总是备受社会关注,陕西“房姐”龚爱爱的曝光,便激起了民众对于制度化管理、规避特权、厘清灰色地带的广泛讨论,而如何有效治理这一类现象,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也与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构建息息相关。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双重转型时期,维权意识的增加也使得各个群体对于公平正义的渴望到达新高。看病要找关系、上学工作要“拼爹”、司法案件“同案不同罪”……各领域、各行业的“潜规则”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如何打破这些“潜规则”、将权力公开在阳光下,才是民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终最求。规则公平,恰恰是实现这一蓝图的有力保障。

“将‘建设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中共主动回应百姓关切的生动体现。”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汤继强如此解读。“社会公平正义”从党的十八大到政府工作报告,也反应了政府直面“潜规则”、破除特权现象的决心和要求。而对于勾画出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蓝图应如何落到实处,并切实构建起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未来仍值得期待。(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