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我国将进行10年来最大规模高层人事更替

2013-03-14 07:01  顾钱江 张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分享到:

中国10年来最大规模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换届14日起拉开帷幕。在三个半天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将投出9张票,产生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国家机构领导人。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新媒体专电中国10年来最大规模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换届14日起拉开帷幕。在三个半天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将投出9张票,产生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国家机构领导人。

观察家指出,继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实现了党的领导层新老交替后,国家机构领导人也即将实现新老更替。顺利实现党和国家机构高层人事的历史性交棒,对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推进党和国家高层领导新老交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意义重大。

即将产生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将出现诸多“新面孔”。2003年以来连任两届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交棒给新人。根据宪法规定,上述国家机构领导人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议程已经过半,自13日起进入人事酝酿和选举阶段。

大会主席团会议12日经过表决,决定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人选,作为主席团提名,提交各代表团酝酿协商。

根据大会议程,全国人大代表们13日上、下午都在酝酿协商上述名单。

1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值得关注的是,14日的选举中有一项内容为选举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将实行不少于8%的差额选举,这一比例较上届提高1个百分点。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9日的中外记者会上透露,新任国家主席的首次出访将是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四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3月15日上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将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3月16日下午的第六次全体会议,将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至此,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全部产生。

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

对有关人选进行充分酝酿,是代表行使权利的重要一环。根据大会议程,代表们将利用5个半天分别对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集中进行酝酿。

全国人大代表、长春新大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桂凤13日说,提交代表酝酿的人选名单充分发扬了民主,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此次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的新老交替,对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希望大会选出的国家新领导团队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发展新的跨越。”她说。

在中国的政治日历上,高层人事更替有规律可循——首先是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实现党内高层人事换届,然后是在次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实现国家机构高层人事换届。

根据有关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选举时,由主席团提名候选人。实践中,主席团都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提出候选人名单的。

权威专家解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是宪法赋予的。向国家机构推荐优秀人才,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构领导人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之一。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说,新一届国家机构高层人事选举将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尤其是听取了人民政协和各方面的意见,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郭乃硕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来自民主党派的全国人大代表,自己深知责任重大,“我会慎重投出庄严一票,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