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人才培养不能急功近利

2013-03-12 10:4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晓夏 黄晓夏  
分享到:

人才培养不能急功近利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单位,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代表提出的人才培养问题指出,人才成长周期、科技研发周期、庄稼成长周期都是有规律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也是这样,不能浮躁,也不能急功近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要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离不开肥沃土壤的培养和科学的养护,还需要有一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任何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行为都只会破坏其生长规律,阻碍其生长为参天大树。人才成长亦是如此。古今中外,凡成大器者,必然是脚踏实地、在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之人;也必然是经历长期的磨练和摔打,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一个杰出人才的出现,既离不开校园的滋养培育,也离不开校园之外的广阔实践和人生历练,一般都要经历入门、成长、成熟和专家等阶段,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科技发展的内在特性决定了人才培养必须秉持“十年磨一剑”的良好心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各地各届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为迫切。但是,有些地方为了补充人才的一时空缺,片面追求“即插即用”型人才;还有些地方目光短浅,只重一时之用,不重长期培养……这些“快餐式”人才培养使用理念不仅容易导致人才间的恶性竞争,也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事业的长远发展。无数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告诉我们,忽略人才成长自然规律,一味追求眼前利益,“涸泽而渔”,透支人才的行为,最终只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误了人才,毁了事业。

人才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用长远的眼光培育储备人才。要从长计议、循序渐进、持续投入,做好充足的时间准备和思想准备,既关注“量”,更追求“质”;既重养护,又假以时日。在确立人才培养对象后,依托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规划,突出人才的后续培养历练,舍得把有潜力的人才送回去深造,舍得把优秀基层人才送出去交流,舍得把青年人才放在重点领域和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同时,大力破解教育领域“行政化”、科技领域的“研而优则仕”等违背人才成长规律、不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弊端,加强人才成长的规律性、前瞻性和现实性问题研究,为各类人才成长排除观念、体制和利益上的种种障碍。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唯有充分尊重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合理用人,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展其才、创其业、建其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群盲评古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