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机构改革:既要“瘦身”,更要“健身”
2013-03-12 07:0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每一次改革都应该是下一次改革的铺路石。上层建筑需要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但这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哪些该做减法,哪些又要做加法?何处该“隐身”,何处又要“现身”?啥时可放手,啥时又要插手?看似对立的选项,却要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机构改革之难,也正说明,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这一改革至关重要。 政府机构改革,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持续了多年。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情况在变化,认识在深化。看看过去的改革,每次都是针对当时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矛盾。比如,1982年国务院机构达到100个,改臃肿机构是重点;1998年,政企不分阻碍市场经济脚步,电力工业部等专业经济部门成为历史。可见,情况在变,问题也跟着变,改革的节奏也必然要适当调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基本的方法论。从根本上说,机构改革是为了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大或者越来越少。 从改变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到减少各种审批、许可、收费,此次改革,职能怎么转,决定了机构怎么调。许多问题通过职能转变来解决,比单纯的机构调整更有意义。但要看到,职能转变不是按个钮就能换频道,而是涉及职能转移、下放、整合和加强的系统工程。这也决定了,机构改革不是画个圈写个“拆”字那么简单,不转变职能,减下去的机构还会再生。十八大报告要求,政府职能要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政府机构改革也应该以此为目标,既要“瘦身”,更要“健身”。 对于当前行政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民间多有揶揄,如“十几顶大盖帽管不好一顶破草帽”,如“上面政策是太阳,照到下边碰到墙”,如“服务就是喝醉,管理就是收费”,等等。虽属夸张描画,但所揭示的矛盾也启示改革者,机构改革同样是调和鼎鼐的功夫,需要处理好大和小、收和放、政府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关系,要做到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该管的要抓到位,该放的要让到位。 |
相关阅读:
- [ 03-11]中央编办副主任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有关内容和考虑答问
- [ 03-11]国务院六次机构改革回顾
- [ 03-11]国务院机构改革四大亮点
- [ 03-11]国务院职能转变 做到不该管的不管
- [ 03-11]专家评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放权”是最大亮点
- [ 03-10]中国新一轮机构改革启动 国务院部门“七上八下”
- [ 03-10]中国拟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03-10]中国拟优化国务院职能配置 加强宏观管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