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申纪兰坚持不定级别 保持农民身份至今
2013-03-10 07:30 冀业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林雯晶 |
分享到:
|
每次全团和分组审议,一定要畅快地发言;每次发言和建议,总能获得掌声。不变的齐耳短发,不变的蓝布套装,不变的朴实低调,不变的农民本色,这就是来自山西平顺县西沟村的农民代表——申纪兰。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山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申纪兰第四位发言,一开口,便吸引了现场150多名记者的注意力,“长枪短炮”一齐瞄向她。 对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申纪兰开门见山:“我感到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报告,成绩说够了,问题也说透了。” “我感受到的科学发展观,首先体现在交通方面。当初我开会从西沟出来,4天还到不了北京,现在从太原坐动车两个半小时就来了。修好路、迈大步,修好路才能走出来,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申纪兰边述说身边事,边对应着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要点谈着。 “再一个事情,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得到了好处。农村以前看病难、难看病,过去是钱没有命一条,现在我们都享受上了合作医疗,真正是大病大报、小病小报,国家把最难的事情办了。” “再一个事情,现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特别是‘十一五’免了税,减轻农民负担,而且最困难的家庭吃了低保,我们60岁以上的农民都得到了养老金,我就有亲身体会。” 讲完身边的成绩和变化,申纪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是农村、重点是农民。”紧接着,她就农村饮水安全、山区老区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土地规划、厉行勤俭节约等发表了意见建议。 据了解,仅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5年任期内,申纪兰就向大会提出18条建议,其中涉及“三农”、交通、贫困山区老区发展等多个方面。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她依然不忘为农村、农民、农业鼓与呼。 这些年,新农村建设、保护耕地、农村公路建设问题,一一由申纪兰带到全国人大会议,很多建议都得到落实。 为基层群众的利益奔走出力,不仅是申纪兰每次参加人代会发言的主要话题,更是她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如今已84岁的申纪兰,仍然坚持每天和村里群众一同劳动,或下地干农活、或忙活村办企业。“因为我就是一个农民。”她说。 虽然保持农民本色,但申纪兰的眼界与胸怀远远超越了她生活的农村。从1952年带领农村妇女争取解放要求平等权益,“男女同工同酬”在西沟最早实现,并被写入宪法,到改革开放初期主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带领乡亲们开工厂办企业奔小康,西沟村的发展始终走在山西前列。 几十年来,申纪兰始终带领村民,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搞小流域治理,过去“光山秃岭乱石沟,庄稼十年九不收”,现在两万亩荒山披绿衣,干石山变成“花果山”,乱石滩变成“米粮川”。生态极大改善的西沟村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的想法是,远抓林、近抓农、修好路、吃饱肚,村办企业迈大步。”申纪兰说。 1973年,申纪兰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但她坚持“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工作关系、不脱离劳动”,保持农民身份至今。她无偿提供自己的姓名品牌为村办企业使用,不要一分股份,作为村支部副书记从未领过一分钱工资。“农民富起来,我也就富起来了。群众不富我先富,哪像个人民代表?” 选民信任申纪兰,连续12届的人大换届选举,她都以高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当人大代表,不论学问多大、地位多高,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对群众知冷知热,要对得起人民投你的那一票。”“群众选你当代表,能办到的事就千方百计办,办不到的事也要尽力而为。”这是申纪兰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文化低,可是我跟党和人民有感情。今后我要继续努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跟群众一起早日建成小康社会。我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申纪兰以这样一句朴实谦虚的话,结束了自己在全团会议上的发言。(记者 冀业) |
相关阅读:
- [ 03-07]申纪兰强调对党有感情 期盼早日建成小康社会
- [ 03-04]袁纯清:正厅级干部申纪兰保持人民本色 值得理直气壮
- [ 02-28]全国人大代表官员比降至35% 83岁申纪兰连任12届
- [ 01-30]申纪兰再次当选 唯一连任12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 [ 03-28]媒体称申纪兰面子大 几句话向副总理要到500万
- [ 03-13]申纪兰代表:当了55年代表 农民有难就找我
- [ 02-28]申纪兰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