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陈爱莲:女性代表穿戴装饰就要丰富些 "锦上添花"

2013-02-27 11:01  周劼人 姬少亭 王研 张丽娜 张遥 叶前 吕晓宇 来源:新华社北京  责任编辑:黄晓夏 黄晓夏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新媒体专电 女性在中国政坛将更加活跃——699位妇女代表出现在27日公布的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中,占代表总数的23.4%,较上届提高2.07个百分点。

“她们”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引人注目,是观察中国妇女参政活跃度的指标性群体。不过,也有人提出妇女代表是不是“花瓶”的问题,并好奇她们是否拥有参政的“性别优势”。还有,她们对今日中国女性的政治地位满意吗?

无论是否存在某种误解,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民众对妇女人大代表的关注和期望。于是,新华社记者27日邀请五位生于不同年代、从事不同职业的女性全国人大代表,回应这些关切。

她们是:

“20后”申纪兰: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50后”陈爱莲:当年的县里“第一位女拖拉机司机”,今天的浙江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

“60后”朱瑞莲:现任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80后”易凤娇:农民工人大代表、深圳国威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副主任。

“90后”铁飞燕:曾勇救4名落水工人的收费站收费员,是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0”十大人物之一。

一问:有人调侃两会女代表是“花瓶”,你怎么看?

陈爱莲:我不同意,因为每个代表都代表几个方面,比如我首先是浙江代表,其次是制造业和金融板块代表,第三才是女性代表。能选上人大代表,我认为一是要对社会有贡献,二是要有相关履职基础。我当过绍兴市人大代表、浙江省党代表、十七大代表。从另一角度看,相比大多数男性代表着装“蓝灰黑”,女性代表穿戴装饰就要丰富些,这是“锦上添花”。

易凤娇:这或许是戴有色眼镜了,女代表早已不是新鲜事,各行各业都有女性,代表无分性别。

铁飞燕:而且,女代表和男代表一样都能提出很不错的议案和建议。

朱瑞莲:代表能否认真履职跟性别没关系。

二问:你认为自己当选人大代表和女性这一性别有关系吗?

申纪兰:女代表数量增多,说明我国妇女政治地位越来越高,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更加公正民主。

陈爱莲:说没有关系不符合事实,但关系不大。我能当选更多还是因为我所代表的行业,我是浙商的一员,和之前的履职经历也有关系。

朱瑞莲:我又是女性,又是民主党派,可以说是“沾了女性的光”。

铁飞燕:与我的女性身份无关,但应该与我是“90后”有关。“90后”正逐渐走向社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并且享有政治权利。

三问:妇女做人大代表要比男性付出更多努力,你认同吗?

朱瑞莲:女人既要在家当好贤妻良母,又要干工作不输男人,“内外”兼修,从这个角度看,确实不容易。

易凤娇:不能说“要更多努力”才能当选,但日常工作中女性因生育和家庭问题,确实比男性多一些“成长的烦恼”。

陈爱莲:这个社会对女性还是有些偏见的,或者说歧视,虽然近些年已明显减少。就个人而言,我的性格是“要做就要做好”。所以二十几年前从学校毕业时,我放弃行政工作去开拖拉机,人家质疑“一个女的还能开拖拉机”?但我做得很好,后来又开汽车、开货车,当经理办企业时又被问“女人做什么企业呢”?但我相信,工作也好,当代表也好,是没有性别之分的,重要的是为社会做贡献。

铁飞燕:男女平等,无论是谁当选人大代表,都需要努力才能好好履职。

四问:和男代表相比,妇女代表在提出议案、建议方面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

易凤娇:作为一名女性外来工和一个母亲,我关注的是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问题,估计这是男代表相对关注少一些的。

陈爱莲:女人大代表相比男性会更细致认真,也更常把关注点放到女性权益、儿童权益以及民生等问题上。比如我手上正在准备一个有关促进民营企业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议案。因为我是从县城走出来的,亲身感受过农村的贫穷,富帮穷是应该的,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五问:你对中国女性参政现状是否满意?

朱瑞莲:希望有更多女性在政坛上展现风采,现在比例还太少。

陈爱莲: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民间或多或少还是有,虽然在淡化,但依旧根深蒂固。从历史来看,女性参政议政的比例够高了,但相比很多国家,还不够。

易凤娇:女性在政坛的力量越来越大,但我所看到的各企业、各地方的女性“一把手”还是少了一些。(完)(新华社记者 周劼人 姬少亭 王研张丽娜 张遥 叶前 吕晓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