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 评论 > 正文

刀锋战士杀人案撕开南非社会伤疤:性暴力成文化

2013-02-17 21:04:08 作者:综合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邓宇虹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2月17日电综合报道,“刀锋战士”奥斯卡·皮斯托瑞斯枪杀名模女友一案向全世界揭开了南非社会真实的一面:大男子主义盛行,家庭暴力成家常便饭。

南非四成男人对配偶实施过暴力

“南非的黑人男性喜欢通过佩戴刀剑和拥有多个女朋友来显示自己的男性气概。”南非医学研究理事会成员雷切尔·朱克斯说,“像皮斯托瑞斯那样的南非白人不需要拥有多个女朋友,但是和别的南非男人一样,他同样渴望通过展示暴力来证明自己的男人气概。”

2月14日,西方年轻男女向情人表达爱意的日子,但名模斯特恩坎普却吞下从“国民偶像”男朋友皮斯托瑞斯手中枪管里射出的4颗子弹,交出了自己美丽的生命。巧合的是,第二天,南非人正准备发起一场“黑色星期五运动”以纪念惨遭轮奸和杀害的17岁少女安妮·布伊森。2月1日傍晚(星期五),位于南非开普敦以东130公里处的布雷达斯多普镇,一位名叫布伊森的17岁少女被前男友和另外几个人轮奸,然后又被剖腹和抛弃。当警方从一个建筑工地发现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被送到医院不久就不治身亡。

“我们现在需要理解的最大问题是,南非的男性对女性施暴以及他们互相攻击究竟到达了何种程度。”专门从事家庭暴力研究的丽萨·维登说。警方掌握的家暴数据是非常有限的,但是2011至2012年间媒体就曝出了15609起谋杀案和64500起强奸案,已足以显示南非国内暴力犯罪的猖獗程度。

医学研究理事会所做的一项入户调查发现,40%的南非男人对自己的配偶实施过暴力,1/4的男人强奸过妇女,而强奸过妇女的男人中,又有3/4的人承认自己的第一次强奸行为发生于十几岁的时候。调查还发现,南非1/4的女性遭到过强奸,而那些遭配偶强奸的妇女只有2%的人报过警。

对妇女施暴已成为一种文化

专家分析认为,南非社会包含了所有已知的诱发强奸和暴力的因素,比如信奉“强力即权利”的历史文化、让人产生无力感的财富鸿沟、不平等的男女关系、对未成年人保护不够和成年男性失业率过高,等等。

朱克斯是一名英国医生和医疗研究理事会性别健康中心主任。她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南非的家庭平时很少看见父亲。南非的孩子更多是由非亲生父母养大的,因此你会看到很多孩子没人管、受到侮辱和虐待,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家庭暴力。我们的未成年人怀孕率非常高,那些年轻的母亲根本还没做好养育孩子的准备。南非的男人认为女人就应该受他们控制。社会上甚至流行一种看法,认为要使女人安分守己,暴力就是不可避免的。自1999年以来,南非的杀人案件下降了50%,但是强奸犯罪率仍然居高不下。”

朱克斯和维登认为,皮斯托瑞斯喜欢玩枪和飙车,已经表明南非的大男子主义文化对他的影响。“非洲男人的父权思想非常严重。”朱克斯说,“受此文化影响,非洲男人认为拥有枪支是显示男子气概的一部分。”

维登认为,皮斯托瑞斯承受的压力是多方面的:“残疾的男人或女人经常会想法设法向人证实他的男子气概或女性魅力,因为他们从某种程度上对他人更有依赖性。我就曾见过很多特别为他们的身体吸引力而自豪的残疾人。皮斯托瑞斯很可能就面临类似的问题。枪支、跑车可以使他给人以他一点不亚于一个‘正常人’的印象。”

但南非的悲剧是,对女性施暴被看作了最“正常”的事情。南非现任总统雅各布·祖玛就是一个著名的男性至上主义者,拥有多名妻子,而且曾经曝出强奸丑闻,但丝毫没影响他的政治前程。

印度黑公交轮奸案曾引发印度长达一个月的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但是布伊森的悲惨遭遇却没能引起南非社会的多大反应。2月15日,一个电台访谈节目主持人呼吁听众穿上黑色衣服以示对布伊森的纪念,算是南非人做出的最强烈的反应了。

南非颁布了《家庭暴力法》,规定警方可以介入防止家庭暴力,但是该法很难落实。南非妇女法律中心主任詹妮弗·威廉姆斯说:“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执法资源和训练有素的警察。有些遭受暴力的妇女被法庭拒绝,原因是没有专门的法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