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项研究分析灰霾成因:北京机动车占四分之一
2013-02-05 16:20 赵竹青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人民网北京2月4日电(记者赵竹青)今年年初,“霾”这一略显生僻的字眼迅速被公众所熟知。2013年元月,罕见的连续高强度大气灰霾污染席卷了我国中东部地区,造成大量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封闭、呼吸道疾病患者涌向医院急诊室,涉及受害人口达8亿以上。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研究成果显示:就北京而言,机动车为PM2.5的最大来源,约占四分之一,而治理灰霾污染应重点解决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 此次强霾污染最严重是京津冀区域。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监测数据统计,2013年1月京津冀共计发生五次强霾污染过程。整个1月份共计22天PM2.5小时浓度超过国家拟于2016年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75微克/立方米),只有4天晴好天气;PM2.5最高值一度达到680微克/立方米,远高于“重度污染”的界限。 由于少见的天气过程、西北沙尘输送等因素叠加,今年1月的5次灰霾显得异常严重。“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组通过本次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进行研究,发现它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我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 “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组负责人、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表示,就北京而言,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四分之一;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五分之一。他还发现,油气挥发和餐饮排放这两项因素近年来有快速上升趋势。 如何防止北京及京津冀强霾污染事件的再次发生?王跃思表示,应当重点解决机动车道路拥堵问题;周边区域重点解决燃煤的脱硫、脱硝和除尘及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控制,同时,也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 据了解,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于2012年9月启动,计划用5-10年时间,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研究区域,阐明区域灰霾形成的关键物理化学机制,识别灰霾形成的关键污染物和污染源,确定区域大气污染物跨区、跨界输送量,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污染预测、诊断及控制决策模型,研发致霾关键污染物的源控制和过程控制技术,进行区域应用示范,为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 |
相关阅读:
- [ 01-10]中科院称中国2049年全面超美 专家:值得怀疑
- [ 01-09]中科院报告称中国国家健康指数高于英美遭质疑
- [ 01-08]中科院报告预计:2049年中国全面超越美国
- [ 01-08]中科院发布国家健康报告:中国超美英居全球11位
- [ 01-02]新年首场流星雨3日上演
- [ 12-21]北大和中科院专家到正兴学校作科普报告
- [ 12-05]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边建设 边招人 边科研 边转化
- [ 12-03]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工作的新奥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