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十面“霾”伏为中国发展敲警钟

2013-01-30 11:19   来源:新华国际  责任编辑:孙靖 孙靖  
分享到: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中国的环境恶化程度已经非常令人震惊。想想看:世界银行在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估计,污染带来的损失达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8%,其中包括过早死亡、卫生保健开支和物质损失。据估计,单是空气污染一项每年就造成70万人死亡。10条主要江河流域的监测站数据显示,40%的水资源被污染。土壤污染正威胁着中国的食物链。

考虑到几十年来对环境的忽视和中国对煤炭的严重依赖,很难让环境迅速发生显著改善。然而,中国政府可以采取全面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其中包括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标准,改变现有经济政策,增加环境领域的投资,动员媒体和民间社会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以现代的污染控制技术改造中国以煤炭为燃料的发电厂将会大大降低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对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采取更高的清洁能源标准肯定也会带来一定作用。目前城市污染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车辆造成的。

中国需要将经济发展重点从能源密集型产业向更节能的高技术服务行业转变。

中国还需要加大对环境领域的投资。目前,中国每年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为91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这还远远不够。为了弥补过去投资不足带来的后果,专家认为,中国需要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 -4%用于环境保护。

不幸的是,这些政策改进——严格执行环境标准、产业政策转变、提高环保开支——都不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除非中国政府变得越来越乐于提供消息增加透明度,并允许媒体和民间社会在环保问题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的理由是确凿的。问题是中国的执政党是否将真的采取行动,无论是为了这个国家还是其自身的长期生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