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李克强:将食品安全作为政府职能转变考量标尺

2013-01-25 20:18:28 杨文娟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晓夏 黄晓夏  
分享到:

原标题:李克强:将食品安全作为政府职能转变考量标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当天的会议上,李克强严肃指出,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当前人民的突出愿望便是食品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2010年,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 “受命于危难之际”,国务院及时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担任主任,回良玉、王岐山副总理担任副主任,15名相关部门的部长担任成员。

该委员会自成立以来,重拳出击,先后处理了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一系列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目前食品安全出现了“总体稳定向好”的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

在当天的会议上,李克强严肃指出,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当前人民的突出愿望便是食品安全。

他突出强调:“要把食品安全要作为考量各级政府转变职能的一把重要标尺。”

食品安全必须常抓不懈

质检总局负责人用数据佐证了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目前,我国获得生产许可的食品企业总计达14万家,然而没有生产许可的各类食品小作坊,总量却超过20万家。

李克强据此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的“阶段性特征”。他说,中国人均GDP已进入6000美元行列,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已被列入中等收入国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加工食品和保鲜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食品的口味也更加挑剔,这些都加大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求,但这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增添了更多不确定的隐患。

尽管通过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三年多来的“重拳出击”,全国没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形势出现了总体向好态势,但仍然有不法分子“以钱赚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可低估”。

“从现阶段的形势分析,解决克服食品安全这一顽症需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必须常抓不懈。同时要时刻攻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李克强说。

柴米油盐的安全就是人民的突出愿望

李克强指出,纵观一些市场自由国家的历史,它们普遍也曾经历过与当下中国相似的场景:群众对食品安全、环境质量、健康医疗等更加关注,在经历食品安全危机后,政府加快调整公共治理结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他强调:“政府的市场监管首先要保障民生产品的安全。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利益,要尽可能满足人民的愿望。而柴米油盐的安全就是人民的突出愿望。”

针对一些地方官员跑资金、上项目轻车熟路,而对食品安全问题却不够上心等现象,李克强告诫:“政府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但基本目的却是为了改善民生。如果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不能相得益彰,那就可能变成表面和数字的经济繁荣,是让老百姓无法收到实惠、感到舒心的繁荣。”

他一再强调,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创造安全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

“我们能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就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个重要考量。”

对不法分子必须“重典治乱”

国务院当初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目的之一,是解决“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张餐桌”的困局。本次会议,李克强再次强调要加大“整合治理”力度。

他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整治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综合治理,要从大局出发,统筹监管力量,该整合的要整合。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触动利益的事。

他告诫:“要多思考人民关心、焦心的问题,坚决摈弃‘屁股决定脑袋’的部门本位主义。”

李克强指出,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不仅要加大投入,同时要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他坚定地说:“食品安全生产中还会出现许多我们难以逆料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捂’,也不能‘绕’,而要直面解决。”

李克强在历次会议中都反复强调食品安全工作中企业的责任。他说,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要让企业尽到责任,既要用道德约束,更要用法律手段。对不法分子必须“重典治乱”,直至“罚到它倾家荡产”,对监管部门失职和腐败分子要坚决惩处。未来食品安全工作,自始至终要保持这种高压态势,要让不良商人不敢触碰法律红线。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李克强最后说,“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考量各级政府职能转变的一把重要标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