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看报说英语,6岁直升小学三年级,15岁高考成绩平平
“超常男孩”的路,为何越走越窄
前天,一位妈妈给本报热线96068打来电话,希望记者帮她儿子结个对子,让儿子获得读大学的机会。
“我儿子瞿瀚盛,15岁,已经参加了今年的高考。成绩理科516分(编者注:今年浙江高考理科第一批控制分数线为593分),估计只能上个二、三批。可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好,他爸爸已经67岁了,我也是十几年的糖尿病。二、三批大学学费都挺贵的,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们。”电话那头,瞿妈妈有点哽咽。
昨天上午,记者见到了瞿妈妈和她的儿子瞿瀚盛。有些胖乎乎的瞿瀚盛,看上去很安静。问他,有多高?大男孩很快回答,快一米七了。一旁瞿妈妈纠正说,是1.65米,今年4月刚量过。看得出,瞿瀚盛挺期盼自己快快长大。
再过一个多月,瞿瀚盛才正式满15周岁。和他同龄的孩子,大多刚初三毕业,或读高一,而瞿瀚盛却已经参加了今年的高考。
意外的是,几年前我们曾报道过他,因为小瞿3岁就能看书读报说英语,6岁直接读了三年级,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小神童”。
小学:3岁看报说英语,6岁直升三年级
瞿妈妈说,儿子也是6岁开始上学的。和别人不同的是,瞿瀚盛连跳两级,直接读了三年级,
“6岁就读三年级,你很厉害啊!还记得当时和三年级同学一起上课,是什么感觉?”对于记者的好奇,瞿瀚盛想了想,说:“我记不得了!”
瞿妈妈马上补充:“儿子小时候很聪明的,两三岁就能读一整张报纸,英语也说得不错,从小没上过幼儿园,我们就让他在家里听英语磁带、儿歌,给他朗读。”
瞿妈妈说,这么做,并不是觉得自己教得好,而是家里穷,送幼儿园比较费钱。但儿子真的很聪明,什么东西一教就会,后来让他6岁在九堡小学上了三年级。
九堡小学退休老师慎祖佩是瞿瀚盛当年的任课老师。说起这个小男孩,慎老师印象深刻:“当时家长一定要让他读三年级,按规定是不可以的,但小孩子当场就朗读了五六年级的课文,英语也说得很好,所以学校就让他试试看。”
但当时瞿瀚盛年纪太小,有点不懂事,“上课会爬来爬去,就像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手上没力气,瞿瀚盛写字也不太好,最后在学校读了一年就转学了。
瞿瀚盛4年的小学生涯,一共读了3所学校。瞿妈妈解释,儿子每一次转学都是出于无奈,因为丈夫没有固定工作,干过油漆工、建筑工,在服装厂也做过。每一次丈夫变动工作,全家都要搬一次家,重新租房子,儿子也只能跟着转学,幸亏儿子适应能力还不错,英语成绩总是在班里数一数二。
转学后,尤其到了小学高段,小瞿的“优势”已经不明显,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之前的经历。
初中:因为个头太小,中考时体育弃考
瞿瀚盛的初中是在开元中学度过的,初中毕业时,他的个头只有1.45米。
“你是不是一直都是班上个头最矮的一个?”对于这个问题,瞿瀚盛反应相当快,立马反驳:“也有同学比我个头还小。”
相比个头,真正让瞿瀚盛在班上有挫折感的是体育课:引体向上,他连单杠都摸不到;排球、游泳,力量不够。
13岁那年,瞿瀚盛参加中考,被迫选择体育弃考,只能拿18分。那次中考,瞿瀚盛只考了439分。对人们眼中的“超常”儿童来说,这个分数的确有些低。
瞿瀚盛拿出当年几次学校模拟考和区联考的成绩单,给记者看:470分,448分……加上体育分,都比这个成绩高。初中时,他还考过全年级第七、第十二名,这些资料,瞿妈妈都替儿子保管着。
“那次中考,我实在是太紧张了,没有发挥好,如果能再考一次,肯定不止这个分数。”瞿瀚盛说,那次中考,自己有些不甘心。
高中:高考前3个月,迷上玩电脑
瞿妈妈说,高考前3个月,同学都在学校复习,瞿瀚盛却在老师建议下,回家复习。因为他迷上了玩电脑。每次模拟考,瞿瀚盛都是第一个交卷,有时没做完就交了,然后跑进没人的教室玩电脑。
“考卷做完了不交,坐在那里很无聊的!有些题目,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就空着了呗。”听妈妈这样说自己,瞿瀚盛连忙插话解释,自己玩电脑主要是查资料,游戏是偶尔玩玩的。
对瞿瀚盛家来说,电脑是绝对的奢侈品,所以,瞿妈妈是在二手电脑店里,花了200多元给儿子买了一台。而用瞿瀚盛的话说,这台电脑配置很差,不能看视频,玩游戏也跑不起来,只能查资料。
这次高考,瞿瀚盛考了516分,班上的最高分是691分。“考得不好,我知道的。”瞿瀚盛说这个分数给了全家压力,很可能连普通本科都没希望,如果读独立学院,每年要多付1万多元的学费。
“如果二批也上不了,我准备在家高复。我现在比别人小很多,以后还是有优势的。”瞿瀚盛虽然年龄小,但很为父母着想,也在思索自己的未来。
妈妈:想给儿子读大学的机会
瞿瀚盛一家住在杭州萧山区河上镇。昨天,瞿爸爸本来也想陪儿子一起和记者见面的,但家里屋顶的瓦片破了,这几天一直在下雨,屋子漏水,他不得不自己爬到屋顶修理。
瞿妈妈说,她已经问过高中老师了,瞿瀚盛这个分数,估计只能读第二批里的独立学院。她算了一笔账:家里去年一共攒下4000元,这已经是他们的所有了。
为了节省开支,瞿妈妈患糖尿病十多年,从来不吃药,两边大牙,掉了两颗,严重时耳朵会听不到声音:“总想着扛过这段时间,老公已经67岁了,还能挣几个钱?”
瞿妈妈希望,有好心人能帮他们一下,给儿子一个读大学的机会。(记者 梁建伟) |